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,南开大学法学院承办,天津市律师协会和天津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协办的“反腐败法治研究方阵2025年论坛”日前举办。天津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泽军带领刑事专业委员会十余名律师,与来自近二十所法学院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三十余家司法实务单位的一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。各方围绕“贿赂犯罪的新形态与刑法应对”主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治理新型腐败、隐性腐败贡献了专业智慧和智力支撑。

在主持“贿赂犯罪涉案财物的司法处置”专题与谈环节时,张泽军表示,律师扮演着双重重要角色,他们不仅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,更是协助司法机关查明事实、实现公正处置的建设性力量。当前,随着股权、虚拟资产等新型贿赂财物不断涌现,律师必须不断提升专业能力,精准辨析涉案财物的法律性质和权属关系,在复杂的交易结构中捍卫当事人合法财产权。如此,方能为提升司法处置的精准性和公信力贡献律师的专业智慧,彰显应有的责任担当。

在专题研讨环节,天津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郝喆、马兵充分展现了天津律师在反腐败法治实践中的专业深度。围绕论坛核心议题,两位律师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涉案财物处置的前沿问题。
郝喆聚焦跨境追赃领域,指出当前国际司法实践中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豁免存在差异,且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等值没收、追缴与责令退赔之间的关系尚待明确,为此建议通过补正解释将责令退赔纳入特别没收程序以弥补损失。马兵聚焦财产性利益的司法处置困境,不仅指出股权评估环节存在的实践难题,还就追缴与没收竞合、案发前退还财物等复杂情况的责任认定提出了专业见解。

本次论坛对深化贿赂犯罪治理、明晰贿赂犯罪刑法应对路径具有重要意义。天津市律师协会通过协办该论坛并深度参与研讨,不仅充分展现了天津律师在贿赂犯罪辩护领域的专业素养,又成功搭建起学界与实务界的沟通桥梁。接下来,天津市律师协会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,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,深入开展业务研讨活动。通过这些举措,不断提升天津律师的专业能力,为推进反腐败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来自天津律师的智慧与力量。